查看原文
其他

正在展出 | 里森上海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个展

里森画廊 Lisson里森画廊 2023-08-01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28 April – 22 July 2023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里森艺术家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里森画廊 上海空间个展
2023年4月28日至7月22日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与中国的缘分由来已久,她和乌雷 (Ulay) 于1988年完成了历时90天的徒步长城壮举,从那时起,中国观众开始认识这位“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不仅希望中国观众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的个展欣赏到她除了表演之外的其他作品,通过摄影、物体和影像领略她创作的多样性,包括启发自徒步长城经历的《须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 系列;还希望本次展览能作为一扇窗口,让观众在她9月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大型回顾展前,一瞥她长达55年创作生涯。


Marina Abramović/Ulay, The Lovers, Great Wall Walk (Still), 1988/2010, Two-channel video (colour, no sound), 15:45 minutes, ed. of 5 + 2AP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我意识到徒步长城是我首个没有观众在场的表演。独自徒步、展开探索之旅令我开始思考如何将途中体验到的感受传递给观众,这就是《须臾之物》的开端。在行走过程中,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能量状态,我推断出这些不断变化的状态由我行走的地面所存在的不同矿物质引起。于是我一回来就把水晶和矿物融入类似家具的物体中。公众可通过与这些物体感受我在徒步长城时经历过的感觉,这是我首次邀请公众直接参与到我的实践中。”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28 April – 22 July 2023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在关于建造长城的传说里,总有些故事与矿物及龙的打斗有关。此系列中作品《黑龙》(Black Dragon) 中的‘龙’指的是我行走过的地面。”在阿布拉莫维奇看来,《须臾之物》中的物体没有任何象征性意义。由不同的材料组合制成,如石英、紫水晶、电气石、铜、铁和木材,每种材料会对使用者产生特定的影响。每种矿物质和身体部位存在着对应关系——石英对应眼睛,铁对应血液,铜对应神经,而紫水晶则对应腹部等。

Marina Abramović, Black Dragon, Rose quartz. 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Tachikawa Monument, Tokyo, 1994. Courtesy of the Marina Abramović Archives. Photography by S. Anzaic

《黑龙》互动指南
面向墙壁
将身体轻轻贴近矿物

和表演作品不同,阿布拉莫维奇并不出现在《须臾之物》系列作品中,因此其中的作品代替了艺术家来引发观众产生体验。“通过这种安排,我就不再需要出现在作品之中了。作品也涉及了‘死亡’的问题:艺术家离世后会怎样呢?我们需要依靠的是自身、而不再是艺术家来欣赏作品。我认为我需要为观众准备这种过渡的阶段,以便他们参与其中,并从装置中获得我曾经拥有的体验。”

Marina Abramović, Stromboli 1, 2002, Single screen installation, 19:12 minutes, ed. 3 of 5. Installation view,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 Marina Abramovic.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当我需要灵感时,我就会走进大自然。因为我不在工作室里创作,所以我总是在外观察街头生活和自然。从火山、瀑布到森林、海洋,我只能这些地方找到某种能量。例如,在斯特隆博利岛生活的时光是我人生中创作精力最旺盛的一个阶段。”

阿布拉莫维奇曾表示:“这个星球就是我的工作室。”《斯特隆博利岛1》(Stromboli 1, 2002) 以西西里北部的一座岛屿命名,它是欧洲唯一的永久性活火山,它大约每 15 分钟就会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喷发。这件作品与阿布拉莫维奇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展示了她对日常生活中仪式化行为的关注,如躺着、坐着、做梦和思考。这也体现了艺术家经常应用于其作品的表演方式,即服从于外部力量。在这件作品中,她服从于控制她身体的“火山爆发”。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28 April – 22 July 2023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 1975) 是阿布拉莫维奇早期表演的代表作之一,聚焦经由疼痛达致的精神状态。在表演中,艺术家一手拿着一支刷子,一手拿着一把梳子,疯狂地梳着她的长发。在不停地变换表情和梳头的同时,她口中不断重复着“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她的声音暴露了她的疼痛,而她的表情也清楚地体现了她正在伤害自己。阿布拉莫维奇称她加诸自身的伤痛是为了将身体与灵魂从西方文化桎梏和对生理疼痛和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在她看来,行为艺术可以用来挑战并超越身体和精神的界限。

Marina Abramović, 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 1975/2010, 20 framed black and white silver gelatin prints, Installed: 342.5 x 314 x 4 cm, 134 7/8 x 123 5/8 x 1 5/8 in, AP2 of 3 + 2 APs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Ken Adlard


此作品代表了女性艺术家在早期行为艺术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挑战艺术制度和对“美”的观念,当时的阿布拉莫维奇表示,“我确信艺术与美无关。我不认为人们应该因为客厅中沙发或地毯的颜色而选择买一幅画。他们并没有抓住艺术的要领。因此我创作了这件作品。”在1999年的一次采访中,阿布拉莫维奇再次谈到了这场24年前的表演:“多年前我完成了这件作品,那时我认为艺术需要令人不安而不是美丽。但以我现在的年纪来说,我开始觉得单纯的美丽也没有那么糟糕。”

Marina Abramović, Freeing the Voice, 1975/2014, Assemblage of 4 black and white silver gelatin prints, Installed: 210 x 72.5 x 5.8 cm, 82 5/8 x 28 1/2 x 2 1/4 in. Installation view,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当我开始使用自己的身体时,所有事情都改变了。对于一名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创作工具。绘画、雕塑、录像都是工具,而表演之所以也是一种工具,是因我能利用它所蕴含的能量。”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28 April – 22 July 2023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在持续3小时的表演《放声》(Freeing the Voice,1975) 中,通过考验自己的身体和探索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阿布拉莫维奇试图重拾关于自然性、灵性和纯粹感知力的体验——那些在物质主义和科技盛行的当下人类所失去的宝贵经验。艺术家仰面躺着,头向后仰,让观众和摄像机可以直视她的面部。她张大嘴巴,并不间断地发出尖叫。刚开始时,叫声似是一种呼救,而后变得内省,最后变得歇斯底里。她的声音逐渐变弱,转为沉重的呼吸,最后消逝。过程中,身体被掏空,灵魂也跟着被洗净。“当我开始持续尖叫时,一开始我能够辨认我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但后来到了生理极限的阶段时,我的声音就成为了空间中的一个声音客体。”叫声从身体中挣脱出来,独立地填满整个空间。

Installation view of Marina Abramović, Lisson Gallery, Shanghai, 28 April – 22 July 2023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Photography by Alessandro Wang

阿布拉莫维奇的大型个展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2月10日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呈现,回顾艺术家逾半世纪的艺术生涯。阿布拉莫维奇也将凭此展览成为学院主展厅举办大型个展的女性艺术家。

关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Portrait of Marina Abramović, 2022. Courtesy Marina Abramović Archives. Photograph by Marco Anelli

自1970年代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开启她的艺术生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可谓是以行为艺术作为视觉艺术形式来创作的先锋。行为艺术领域中许多早期重要作品都来自阿布拉莫维奇,包括将自己作为观众的实验对象的《节奏0》(Rhythm 0,1974),及她亲身躺在一个燃烧着的五角星形状中直至丧失知觉的《节奏5》(Rhythm 5,1974)。这些行为表演将观念与现实、忍耐与共情、计划与失控、被动与危险完美融合。对于艺术家和观众而言,它们突破了自我探索的界限。这些作品不仅标志着阿布拉莫维奇首次探索时间、静止、力量、痛苦的主题,这些长时间的行为表演还激发了更强的意识潜能。

Marina Abramović, Rhythm 0, 1974, Table with 72 objects and slide projector with slides of performance and text, measurement variable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身体始终是阿布拉莫维奇创作的主题和媒介。在那些将日常生活中简单行为变成仪式的作品里,她探索了自己的身心极限,在寻求情感和精神的蜕变过程中经受着痛苦、力竭和危险。1975至1988年间,阿布拉莫维奇与德国艺术家乌雷 (Ulay) 一同创作了许多关于二元关系的作品。1989年,她回归个人创作。在呈现创作于2010年的《艺术家在现场》(The Artist Is Present) 为期三个多月的展览里,她每天静坐八小时以上,与来观展的数百名陌生人以眼神无声地交流。


Marina Abramović, 7 Deaths of Maria Callas2021, Leah Hawkins (Desdemona) and Marina Abramović, Bayerische Staatsoper, Munich, Germany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Marina AbramovićPhotography by Wilfried Hösl

阿布拉莫维奇是首批被公共博物馆正式接受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其大型个人展览在过去逾25年里于欧洲和美国各地展出。她的首个欧洲回顾展「清洁工」(The Cleaner) 于2017年至2019年间在瑞典、丹麦、挪威、德国、波兰和塞尔维亚等地巡回展出;歌剧《玛丽亚·卡拉斯的七死一生》(7 Deaths of Maria Callas) 于2020年至2023年也于世界各地巡演,包括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


Marina Abramović, Gates and Portals, 2022, Installation view, Modern Art Oxford, 2022, Commissioned by Modern Art Oxford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the museum. Photography by Thierry Bal

其重要个展包括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 (2022);萨基普·萨班奇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2020);贝纳基博物馆,雅典,希腊 (2017);西南偏南电影节 (SXSW),奥斯汀,德克萨斯州,美国 (2016);蛇形画廊,伦敦, 英国 (2014);马拉加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 (2014);公园大道军械库,纽约,美国 (2013);米兰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 (2012);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 (2010);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美国 (2005) 等。


Marina Abramović, Seven Easy Pieces: Entering the Other Side, 2005, C-Print, 226.1 x 153 cm, 89 x 60.2 in © Marina Abramović.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阿布拉莫维奇参加过许多大型国际展览,包括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76,1997) ,及第六届、第七届和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 (1977,1982和1992)。她还成立了玛丽亚·阿布拉莫维奇学院 (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以支持未来对表演艺术的探索和推广。



 



正在展出 | 里森上海


即将展出 | 里森北京



即将展出 | 里森伦敦


即将展出 | 里森纽约



正在展出 | 里森洛杉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